当前位置:首页>新闻中心
企业动态

陕西有色榆林新材料集团:打造循环经济产业新高地
|
来源:榆林新材料|2025/10/22 14:57:00|作者:群众新闻网|人气:80

在陕北能源化工基地的核心地带,一座现代化的循环经济产业园正在崛起。陕西有色榆林新材料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榆林新材料集团”)作为陕西有色金属控股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的重要权属企业,自2009年成立以来,紧紧围绕“煤—电—铝”一体化产业链布局,打造了一个资源综合利用、产业集群发展的循环经济标杆。

构建循环经济产业链,实现资源高效利用

榆林新材料集团位于陕西省榆林市榆阳区金鸡滩镇,总投资200亿元,占地面积5000余亩,拥有4个子公司、6个分公司、2个中心。集团建成了年产1000万吨煤矿、60万吨铝镁合金、35万吨预焙阳极和5×330MW配套电力设施、550万吨年运输能力的铁路专用线等辅助工程,形成了完整的循环经济产业链。

这一产业链的优势体现在资源的高效利用和能源的梯级使用上。煤业公司生产的优质长焰煤和不黏煤,具有特低灰、特低硫、特低磷、高挥发分、特高热值等特点,是全国最优质的“环保煤”;发电分公司利用煤炭资源发电,为铝业生产提供动力保障;铝业分公司年产60万吨重熔用铝锭“YUAL榆铝”,被陕西省政府授予“陕西省名牌产品”;阳极分公司年产预焙阳极35万吨,是陕西省内最大的铝用阳极生产基地。

这种循环经济模式不仅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资源利用效率,还减少了环境污染,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双赢。

强化科技创新驱动,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科技创新是榆林新材料集团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2025年,公司在研“国之重器”项目5个,“科创四个一批”项目10个。上半年以来,公司累计获授权专利31件,核心发明专利1件,发表科技论文163篇;获批陕西省“科学家+工程师”产业发展团队2支;陕西省企业“三新三小”斩获29个奖项,获奖总数在陕西省所有参赛单位中位居第一。

研发中心作为公司科技创新的核心力量,成立于2020年,主要负责铝基新材料技术研发及产业化孵化。研发中心经理曾毅介绍:“我们与中南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等多所高校在铝合金领域开展广泛合作,已完成多系列铝合金新材料开发,并成功试制包括铝合金铸轧卷、扁锭、管材、空心型材等5大类新产品。”

与郑州大学合作开发的“电解铝危废炭渣制备氟化铝和磷酸锂关键技术”经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鉴定达到“国际领先”水平。研发员汪泽瑾分享了最近的研发成果:“我们和上海交通大学合作的新一代货运敞车用烯碳铝合金大尺寸型材研制项目,仅用两个月就攻克了大尺寸铝基粉末冶金零部件成型、烧结、挤压等关键技术难题。”

推进高质量项目建设,布局未来发展新赛道

面向未来,榆林新材料集团正在积极推进一系列高质量项目建设,布局新的发展赛道。年产43万吨铝基新材料项目是集团发挥“煤电铝”一体化产业链优势,布局铝基新材料高端制造的重点项目之一。该项目分两期建设,一期建设年产20万吨变形铝及铝合金扁铸锭、10万吨铸轧带材;二期择机建设年产10万吨铸造铝合金锭、3万吨高强度耐热含钪铝合金棒材和60万吨电解铝液净化等。

铜川铝基新材料项目是陕西有色金属集团与铜川市深化企地合作、实现转型升级的重要举措。项目分别建设年产3万吨精铝及高纯铝项目、年产5万吨铝基新材料项目以及年产10万吨铝箔项目。产品聚焦军工、航天等领域,为高强高韧航空用铝合金等奠定产业基础。

研发中心中试基地位于铜川市董家河循环经济产业园内,分为熔铸车间、粉体车间和板带车间,几乎涵盖了国内所有铝合金加工工艺。中试基地负责人刘肖成表示:“中试基地的建设为我们提供了从研发到产业化的完整创新链条,助力公司铝产业链向高端延伸。”

站在新的发展起点上,榆林新材料集团将继续坚持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强化科技创新驱动,推进产业转型升级,为陕西有色金属工业的高质量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随着一系列新项目的建成投产,榆林新材料集团必将在中国有色金属工业的发展历程中书写更加辉煌的篇章。